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知識] 「世紀日食」難得一見... 但究竟是「蝕」還是「食」?

香港2009年7月22日早上出現50年來最大的「日偏食」,約9時許「食甚」時,四分三的太陽被月球遮蓋。這次日食是本世紀最長的日食,因而被稱為「世紀日食」。

當大家正為本世紀歷時最久的「日食」作記錄時,究竟該寫「食」還是「蝕」呢?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邱國光今天表示,古書中包括詩經、春秋、左傳等,凡提到「日食」均作「食」,直到清朝才莫名被改為「蝕」。邱國光舉 2009國際天文年台灣區總召集人孫維新的意見認為,應趁此時將這個被廣為誤用的字糾正過來,且包括國立編譯館發行的「天文學名詞」一書,也明確表示「日食」才是正確用法。

不過,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文系教授李瑞騰表示,「食」與「蝕」應是同音義近的字,古書都用「食」,如天狗食月,其實「食」就是「吃」的意思,「蝕」則有「像蟲吃葉子一樣逐漸吃掉的感覺」,「日食」或「日蝕」兩字相通,沒有誤用問題,因為文字本來就會隨時代演繹、演化。

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旭說,雖然古書沒有「蝕」字的用法,但「日蝕」已是一般民眾都可接受的習慣用法,將「日食」寫成「日蝕」也不算錯別字。


「世紀日食」,2009年7月22日約9時30分
攝於香港鰂魚涌,透過電焊護眼鏡片拍攝

參考: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090720/ca12105c.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