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字在甲骨文中,狀似兩個人背對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另外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上記載:「北,乖也,二人相背也。」所以古時的「北」通「背」。
在古代兩軍爭戰,打敗仗的一方向後逃跑時,總是以背對敵;而戰勝的一方,則是朝著敗軍背後追擊。所以,「北」字又逐漸有失敗、敗逃之意。如《韓非子.五蠹》:「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意思是打三次仗,失敗三次。又漢代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意思是追殺敗逃的敵軍。
所以,古人所說的敗北,就是「打敗仗轉背而逃」的意思。後來人們也就沿用古人的用法,但漸漸的「敗北」不只是指戰爭失敗,也用來泛指在各項競賽中失敗。
敗北的「北」並不是向方
參考:http://tw.epochtimes.com/b5/9/2/6/n2420445.ht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