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日星期三

[知識]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

【何謂「清明」?】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代《帝京歲記勝》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清明前後,氣候逐漸轉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清潔明淨的春季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

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此時春色如畫,踏青春遊,掃墓祭祖,是傳統習俗。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動的寫照。

【「清明節」的由來】
關於清明,有一則感人肺腑的故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而被迫逃離晉國。

有一天,公子重耳迷路在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子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充飢。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介子推告訴說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動地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說:「我不求報答,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了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因為由於介子推還鄉探母,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子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

於是,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由於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而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望著它哀嘆:「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

晉文公十分傷心,即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每年在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倣傚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也因此稱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

至今,寒食、清明也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的節日,而清明節掃墓,那是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事了。


唐代詩人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參考: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3/4/16/19143.html
參考:http://www.epochtimes.com/b5/7/4/3/n1667562.htm
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F%92%E9%A3%9F%E8%8A%82&variant=zh-hant

沒有留言: